10月9日,《新京报》发布了关于孙继海“嗨球少年”与青训球员张卓毅解约纠纷的报道,其中采访了大连足球资深人士石雪清。
2025年5月,双方谈崩溃。5月25日,张卓毅的母亲周亚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主动曝光解约事件。
在视频中,周亚男概述张卓毅与教练组难以磨合,并未能与hi球沟通终止合同。她强调,“我愿意支付合理的违约金,但价格不是18万美元。”她还说,“18万元的违约金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我们有权选择其他俱乐部或回到校园足球对我们自己的孩子来说”。
视频发布后,张的家人受到了大量网民的攻击和虐待,张卓毅的训练被迫停止。为了让孩子们尽快恢复自由,张的父母向中国足球协会提出了仲裁。
8月20日,嗨球方在大连市金州法院正式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张卓毅继续履行合同,如违约,将向张卓毅监护人索赔266万余元。
随着事件的发酵,也引起了持续的热烈讨论。支持嗨球的人认为,张家“没有合同精神,损害了中国青年培训的利益。”如果嗨球这次让步,那么中国青年培训机构以后就不用玩了。”制定规则也是一件好事。”
体育界也有很多人选择为孙继海说话。前国际球员徐亮说:“嗨球可以免费培养你这么长时间。你说孩子们将来不会踢职业。他们获得了自由证明,转身去了其他俱乐部。嗨球在哪里推理?”
也有业内人士为张卓毅发声。前国际球员李玮峰说,过高的违约金是不合理和非法的。“你想从孩子那里得到什么?青年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
西安龙奇足球俱乐部教练毛嘉喜说:“张卓毅是我12年来在当地见过最有潜力的孩子,未来是无限的。然而,自舆论发酵以来,职业俱乐部很有可能退缩,张卓毅的职业道路很可能已经结束。”
据大连职业俱乐部前负责人石雪清介绍,目前国内青训机构的主要盈利方式是将青训球员送到职业队时的转会费。
石雪清说,足球青年训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项目,教练团队的工资、运动器材、住宿训练和比赛保障都是巨大的支出。 以hi球为例。公开资料显示,hi球一年总支出预算超过2300万元,按每年培养100名球员计算,人均年成本超过23万元。根据众筹平台上“hi球少年”募集资金的记录,共筹集约800万元。正如孙继海所说,“依靠公益众筹进行青年训练是杯水车薪。优秀的球员是俱乐部的宝贵资产。”
对于中国罕见的“全免费”培训模式,hi球需要更多的收入来维持运营,球员转会的收入尤为重要。”这可能是hi球一直优先履行张卓毅合同的根本原因。”来自山东的青年培训师张强(笔名)说。
山东省律师协会文化媒体与体育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成棠认为,如果法院支持hi球方266万元违约金的要求,从球员和家长的角度来看,“这就像出售自己的身份证”,用长期合同和天价违约金锁定孩子未来多年的注册权。青年训练运动员的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如果孩子们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在几年内独立选择球队,他们可能会面临天价违约金的索赔。然而,从青年培训机构的角度来看,如果hi球方败诉,许多青年培训机构会认为“家长和球员的违约成本太低”。
很多足球界人士认为,案件背后的“解铃人”其实是中国足协。
冈萨雷斯,西班牙足球经纪人(Fran González)告诉《北京新闻》,欧洲主流足球大国规定,16岁以下的青年球员只能签订1至3年的合同,以保护青年球员的自由身权。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足协还没有出台关于青训球员与青训机构签约年限的规定。
张强说,根据国际足联的规定,如果青年球员在成年后与职业俱乐部签订合同,每次转会和培训他的青年机构都将按比例收到“青年培训补偿”。然而,在中国,由于职业俱乐部的经营普遍较差,青年培训补偿难以落实到位。
由于这种情况,国内青训机构只能通过“签约球员到18岁,然后直接卖给职业俱乐部收取转会费”来盈利。
“但这种现象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青少年训练机构权力过大,直接掌握了青少年训练球员职业生涯的‘生死大权’。”石雪清表示,根据现行规定,一旦球员与青少年训练机构发生冲突,青少年训练机构完全有能力在合规条件下完全扼杀儿童足球之路。
石雪清认为,张卓毅事件的出现表明,青年球员的注册制度已经达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这背后不仅需要青年训练足球协会颁布青年训练签约年限的规定,还需要职业联赛中国足球联合会严格监督各俱乐部的青年训练补偿,还需要政府和各行各业的力量倾斜更多的中国青年训练资源。”石雪清说:“根据现行规定,嗨球的行为并没有违反规定。但张卓毅的悲剧不能再发生在中国的青年训练中了。”
8月26日,日本是中国足协纠纷解决委员会对此案提出仲裁结果的日子。然而,中国足协暂停了裁决程序,因为Hi球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成棠认为,诉讼程序的启动和足协裁决程序的暂停,意味着张卓毅的自由问题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他的训练和比赛必然会受到影响。“这种情况肯定是可以预测的,肯定会给张卓毅的父母带来很大的压力。”
《北京新闻》记者了解到,自终止事件发酵以来,没有专业俱乐部的青年培训梯队与张卓毅的父母联系,只有一个校园足球俱乐部询问情况,但最终选择放弃。
今年夏天下半段,张卓毅终于回到龙启足球俱乐部重启训练。最近,张卓毅入学初中,加入了初中足球队。
如今,他的训练强度和专业精神严重下降,无法参加中国足协旗下的许多精英联赛。
当记者问“你现在还喜欢足球吗?”张卓毅回答说:“没关系。”犹豫了一会儿,他说他还是喜欢,但“不像以前那么喜欢”。
许多足球界人士告诉《北京新闻》,他们可以理解hi球员保持合同精神和既定规则的起点,但确保儿童的正常训练和比赛也同样重要。
石雪清说:“现在双方都骑虎难下,最后恐怕双方都输了。这不仅是一个家庭或青训机构的悲剧,也是中国足球的悲剧。”